中国古代史论文_东北地区金代铁农器研究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
第二节 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
一、考古发现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
第二章 铁农器的类型和功能分析
第一节 类型分析
一、犁铧
二、犁镜
三、锹
四、铁铲
五、铁锨
六、镐
七、?
八、锄
九、镗头
十、铁镰
十一、耙
十二、垛叉
第二节 农器使用方式和功能等具体分析
一、垦耕农器
二、整地农器
三、中耕农器
四、收获农器
五、其他
第三章 铁农器的分期与分区
第一节 分期
一、农器的发展时期
二、农器的稳定时期
第二节 分区
一、上京路农器特点
二、咸平路农器特点
三、东京路农器特点
四、北京路农器特点
第三节 铁农器形制来源
一、中原传入
二、前朝沿用
三、本地区生产制作
第四章 铁农器所反映金代农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农业生产技术分析
一、垦耕技术
二、整地技术
三、播种技术
四、中耕技术
五、收获技术
第二节 金代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文章摘要:铁农器包括垦耕农器、整地农器、中耕农器和收获农器四类,农器种类可以反映农业耕作水平。本文研究的是东北地区金代的铁农器,通过全面收集、统计分析资料,对铁农器进行类型分析、功能分析、分期和分区的综合研究。文章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明确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概述目前对于金代铁农器的研究,阐明本文对于铁农器的研究思路和目的。第二部分,对东北地区金代出土的铁农器进行类型分析,针对农器的使用功能,对农器归类。第三部分,统计农器形制数量,阐明农器的各个时期各地区特点,结合金代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农器发展分为初步发展时期(金代早期)和稳定发展时期(金代中晚期),总结上京路、北京路、咸平路等的农器特点。在形制分析、分期和分区结合的基础上,分析农器形制变化原因。第四部分,结合各类农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和文献记载,分析金代农业生产技术,并进而探讨农器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五部分,结语。对文章所分析内容归纳总结。
文章关键词:金代,东北地区,铁农器,
作者单位:黄金玉
论文DOI: 10.27123/d.cnki.ghlju.2021.000041
论文分类号: K246.4;K876.42
相关文章: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敦煌.....作者:夏生平龟兹石窟艺术及流失海外的龟兹石窟壁画复原研究.....作者:赵莉碰撞与融合——长城博览在山西.....作者:王杰瑜云冈石窟——公元五世纪佛教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作者:崔晓霞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作者:苏伯民云游古遗址——黑龙江省饶河小南山遗址.....作者:李有骞云游古遗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洪河遗址.....作者:张伟人佛、帝佛到神佛:云冈石窟营造思想概论.....作者:申尧